此外,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问题还表现为地区发展不平衡,政策保障和经费投入不到位,基础理论相对薄弱,理论创新能力不强,对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力度不够大,有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不够多,科研体制、服务和发展机制没有真正建立等。
二、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多维反思
(一)“羊肠小道式”的发展路径
20多年来,我国既没有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成果,也没有立足于职业教育实际,进行系统、深入的本土化研究;既没有贴近职业教育发展实际,也没有紧随教育心理学的前沿。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是一种“小农作坊式”的经营,缺乏系统的规划,发展路径不够宽广,基本上处于自发自流、自生自灭状态。
(二)“关门办学式”的建设格局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与多种学科有着紧密联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理应向多学科开放。现实的状况是,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各自关起门来搞职业教育心理学学科(方向)和课程建设,其研究成果出自书斋,也只能束之高阁。即便是同一研究领域,理论建设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也缺乏展开学术对话与交流分享的机会。
(三)“坐井观天式”的研究视野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视野相对比较狭隘,研究课题和内容基本是职业教育与心理学共同关注的“交集”,常常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重大的、重要的职业教育心理学课题人为地排除在专业研究领域之外;应用性、服务性、系列化、争鸣类的研究少,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创新服务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④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习惯于沿用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研究的思维方式,真正有职业教育特色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少,“还或多或少存在点不盖面或面不彻底和急功近利甚至些微的浮躁现象,就其成效而言,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答案也让人绝非满意。”⑤
(四)“蜻蜒点水式”的课程教学
目前,职业教育心理学是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学生的教育类公共必修课程,但普遍不被重视、不受欢迎。其不仅时间安排偏少(一般只有48学时),而且教学内容远离或偏离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启发性、互动性不强,理论灌输比较多,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学评价考核方式单一。⑥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与学习培训中,真正有关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也大多是象征性的、点缀性的。
(五)“放任自流式”的专业队伍
目前,我国进行职业教育研究的机构和人员日益增加,但潜心从事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人员数量相当少,高层次的专业化研究人才奇缺,一些研究者反映在国内很难找到能够进行对话交流的同行,学术研究基本上处于“无语或失语”状态。人才队伍建设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专业结构不合理,缺少科学引导、政策鼓励和财力支持。
三、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
实现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和谐发展,重在建设,贵在创新。与时俱进、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是发展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必须坚持为职业教育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动理论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实践与发展的心理规律,以实践应用研究为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职业教育心理学要以科学发展观、现代教育思想和心理学新理念为指导,突出重点,凸现特色,强化质量,优化效益,全面加大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发展品牌,以学科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为基本依托,以科学研究来促进创新发展,以服务职业教育来积极塑造社会形象。
(二)多元共生的学科范式
在发展范式上,职业教育心理学要从走“独木桥”变成走“立交桥”,既立足于现在又着眼于将来,既统领全局又兼顾局部,做到学科建设、巩固与提高并重。目前,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有经济学范式、人才学范式和技术学范式。⑦
从理论和逻辑上分析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成长”,其发展范式也应是多元的。既有基于职业教育科学的范式,也有基于职业(技术)科学的范式,还有基于教育心理科学的范式;既有偏重于对职业教育基本范畴心理规律研究的教育学科范式,也有侧重于对心理发展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的心理学科范式;既有侧重于研究职业教育教学心理规律的范式,也有侧重于研究职业教育学习心理规律的范式。应该说,职业教育本来就是纷繁复杂的,其逻辑起点必然是多元的,而且心理学的发展更是流派纷呈、此起彼伏,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心理学学科范式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开放互动的学术机制
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是目前科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而针对社会需求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是推动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的方向之一。职业教育心理学要向社会开放,把握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积极吸纳社会职业教育资源,主动向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多学科开放,欢迎、鼓励和支持多学科专家共同协作,从多侧面、多角度研究职业教育心理学课题。要组织召开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就学科当前的焦点和重大问题进行国内或国际合作研究。
职业教育心理学理论工作者要自觉深入职业教育改革实践、参与职业教育决策,从创造性实践中汲取营养,实现理论进步。而实践工作者也要主动学习职业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理论的科学指导下,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四)分层整合的结构体系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研究者主张,职业教育心理学体系应分为理论、应用和专项3个层次,其中应用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又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⑧ |